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声动梁尘

声动梁尘

太平御览》卷五七二引《刘向别录》:“汉兴以来,善歌者鲁人虞公,发音清哀,盖动梁尘。”

后因以“声动梁尘”譬喻乐声或歌声的音调极为动人。《鲁迅全集》卷七《赠人二首》其二:“秦女端容理玉筝,梁尘踊跃夜风轻。须臾响急冰弦绝,但见奔星劲有声(《鲁迅日记》一九三三年七月二十一日,诗中“理”作“弄”,“但”作“独”)。”


主谓声,歌声。歌声游荡,震动了屋梁上的灰尘。形容歌声高吭悦耳动人。汉·刘向《别录》:“汉兴,鲁人虞公善雅歌,发声尽动梁上尘。”△褒义。用于赞扬歌声乐声之美妙。→引商刻羽 余音绕梁。也作“声振林木”。


【词语声动梁尘】  成语:声动梁尘汉语词典:声动梁尘

猜你喜欢

  • 赤口白舌

    亦作“赤口毒舌”。形容言语恶毒,出口伤人。也指口舌之争。宋代周密《武林旧事》卷三:“又以青罗作赤口白舌帖子,与艾人并悬门楣,以为禳桧。”赤口白舌帖子:指端午节悬挂的帖子,上以生朱写“五月五日天中节,赤

  • 即温听厉

    《论语.子张》:“君子有三变: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”后以“即温听厉”称面受尊长的教诲。宋 胡继宗《书言故事.会遇》:“不得即温听厉,良以为叹。”并列 接受尊者的当面教诲。语本《论语·子张》

  • 海田枯

    源见“沧海桑田”。指酷旱。明高启《赠步炼师祷雨》诗:“人间又见海田枯,十丈黄尘没城郭。”

  • 含垢纳汙

    《左传.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汙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。’”此古谚原意为比喻说明国君应当有容忍包含的气度,后转用以形容聚集秽恶或包容坏人坏事。亦作“含垢藏疾”。《三国志.魏书

  • 抛砖

    同“抛砖引玉”。宋苏轼《与朱康叔书》:“谨作小楷一本寄上,却求为书,抛砖之谓也。”【词语抛砖】   汉语大词典:抛砖

  • 虹霓志

    汉初学者缀缉《尔雅.释天》:“䗖?(dì dōng),虹也。霓为挈贰(霓的别名)。”宋.邢昺《疏》:“《音义》云:‘虹双出,色鲜盛者为雄,雄日虹:暗者为雌,雌日霓。’”古人认为虹是天之气,有雌雄之别。

  • 金屏射

    同“锦屏射雀”。《剪灯新话.渭塘奇遇记》:“不待金屏射,何劳玉手裁?”【词语金屏射】   汉语大词典:金屏射

  • 吹箫人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指萧史,借指夫婿或情郎。宋李清照《孤雁儿》词:“吹箫人去玉楼空,肠断与谁同倚。”

  • 东门种瓜

    源见“东陵瓜”。指退官归隐田园。元 谢庆芳《简无锡华景彰》诗:“东门种瓜抱溪瓮,西斋瀹茗?山泉。”偏正 指官员退隐务农,也比喻富贵的人后来穷困潦倒。语本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上已闻淮阴侯诛,使使拜丞

  • 化鹏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,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。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,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。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是鸟也,海运(注:一说为海水沸涌;另说,运即运行,海运指在海上运行)则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