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卷自得
《庄子.让王》:“舜以天下让善卷,善卷曰:‘余立于宇宙之中,冬日衣毛皮,夏日衣葛絺。春耕种,形足以劳动;秋收敛,身足以休食。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,而心意自得……’”
帝舜以天下让给高士善卷,善卷辞而不受,仍然过着逍遥自得的生活。后遂用为隐遁避世之典。
唐.李白《雉子斑》诗:“善卷让天子,务光亦逃名。”
《庄子.让王》:“舜以天下让善卷,善卷曰:‘余立于宇宙之中,冬日衣毛皮,夏日衣葛絺。春耕种,形足以劳动;秋收敛,身足以休食。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,而心意自得……’”
帝舜以天下让给高士善卷,善卷辞而不受,仍然过着逍遥自得的生活。后遂用为隐遁避世之典。
唐.李白《雉子斑》诗:“善卷让天子,务光亦逃名。”
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悼念皇帝去世。明曹学佺《泰昌皇帝挽歌》:“雨泣将填巷,攀髯或堕弓。”
同“下里巴人”。汉陈琳《答东阿王笺》:“夫听《白雪》之音,观《绿水》之节,然后东野《巴人》,蚩鄙益著。”并列 指古代楚国的通俗歌曲。又称“下里巴人”。汉·陈琳《答东阿王笺》:“夫听白雪之音,观绿水之节
旧题东汉.班固《汉武帝内传》:“帝既见王母及上元夫人,乃信天下有神仙之事。其后,帝以王母所授《五贞图》、《灵光经》及上元夫人所授《六甲灵飞十二事》自撰集为一卷,及诸经图,皆奉以黄金之箱……安著柏梁台上
指人到三十岁正是立业之年,应当有所建树。孔子在谈到自己一生成长过程时说,我十五岁时开始立下学习的志愿,三十岁时学业有所成就;四十岁时能知道事物的道理而不感到疑惑,五十岁时懂得事情所以然的道理而穷道达变
源见“随阳雁”。指大雁。唐 梁献《王昭君》诗:“一闻阳鸟至,思绝汉宫春。”【词语阳鸟】 汉语大词典:阳鸟
《诗经.小雅.甫田》:“乃求千斯仓,乃求万斯箱,黍稷稻梁。农夫之庆。”《诗经.小雅.甫田》小序说是“刺幽王”、“君子伤今而思古”之作。实际是咏丰收的歌谣。上面所引为第四章之四句。万斯箱,指粮食丰收了需
同“渭滨叟”。唐储光羲《哥舒大夫颂德》诗:“超超渭滨器,落落山西名。”
按封建礼制,父母死后须穿丧服守丧三年。三年后除去丧服,称“服阕”。阕:终。汉代应劭《风俗通.十反》:“贫士成冢立祀,三年服阕。”【词语服阕】 汉语大词典:服阕
源见“寸草春晖”。比喻母亲对子女的恩情。清唐孙华《进呈御览诗》:“高厚恩何报,春晖寸草茎。”见“寸草春晖”。【典源】 唐·孟郊《游子吟》诗: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
同“击楫中流”。宋戴复古《题徐京伯通判北征诗卷》诗:“衔枚冲雪夜,击楫誓江时。此志无人共,愁吟两鬓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