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吴牛喘月

吴牛喘月

太平御览》卷四引《风俗通》:“吴牛望见月则喘,彼之苦于日,见月怖喘矣。”(《风俗通》汉应劭撰)

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满奋(三国魏.满伟的侄儿,晋惠帝元康年间官至尚书令、司隶校尉)畏风,在晋武帝坐,北窗作琉璃屏,实密似疏,奋有难色。帝笑之,奋答曰:‘臣犹吴牛,见月而喘。’”刘孝标注:“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间,故谓之吴牛也。南土多暑,而此牛畏热,见月疑是日,所以见月则喘。”

后以“吴牛喘月”比喻因惧怕某种事物而遇见相类似的事物也因之产生胆怯心理。唐.李白《丁都护歌》:“云阳上征去,两岸饶商贾。吴牛喘月时,拖船一何苦。”这里“吴牛喘月时”是指气候炎热的季节。


主谓 吴牛,江淮一带的水牛。吴地炎热,水牛怕热,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,就喘起气来。比喻因疑心而害怕。语本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臣犹吴牛,见月就喘。”也用以形容天气酷热。唐·李白《丁都护歌》:“~时,拖船一何苦。”△多用于心理方向。→大惊失色 胆战心惊 ↔神色不惊 无所畏惧。也作“喘月吴牛”。


【典源】《太平御览》卷四引《风俗通》 曰:“吴牛望见月则喘,使之苦于日,见月怖喘矣。”晋·裴启《语林》:“满奋字武秋,体羸、恶风。侍坐(晋) 武帝,屡顾看云母幌。或云:‘北窗琉璃屏风,实密似疏。’有难色。武帝笑之。答曰:‘臣为吴牛,见月而喘。’”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亦载,文大略同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一八八引 《郭子》,作“北窗作琉璃扉”。

【今译】 南方多暑热,吴地一带的水牛苦于日晒,见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而气喘。晋代满奋有才识,但身体不好,羸弱怕风。一次,满奋在晋武帝身旁陪坐,总是心神不定地察看北边的窗子,有人告诉他,那是琉璃窗屏,看起来不严实,其实并不透风。满奋听了很不好意思,武帝也大笑起来,他自嘲地说:“我就好像是吴牛,看见月亮也吓得气喘了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遇到与前类似的遭遇而疑忌、胆怯; 也用以形容炎暑酷热。

【典形】 喘月、喘月吴牛、牛喘、吴牛、吴牛喘月、笑吴牛、见月妄喘、望月喘。

【示例】

〔喘月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》:“便欲扫床悬麈尾,正愁喘月似灯光。”

〔喘月吴牛〕 宋·辛弃疾 《雨中花慢·吴子似见和再用韵为别》:“心似伤弓寒雁,身如喘月吴牛。”

〔牛喘〕 唐·韩愈《纳凉联句》:“龙沉剧煮鳞,牛喘甚焚角。”

〔吴牛〕 宋·陈师道《秋怀》:“未免困河鱼,宁如喘吴牛。”

〔吴牛喘月〕 唐 · 李白 《丁都护歌》:“吴牛喘月时,拖船一何苦。水浊不可饮,壶浆半成土。”


【词语吴牛喘月】  成语:吴牛喘月汉语词典:吴牛喘月

猜你喜欢

  • 爽笏

    源见“拄笏看山”。借指品高性清的僚属。明王逢《奉寄赵伯器参政伊时中员外五十韵》:“超然延爽笏,肃若卫寒更。”【词语爽笏】   汉语大词典:爽笏

  • 陆机兄弟

    源见“二陆”。美称两文士兄弟。唐李益《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》诗:“洛水桥边雁影疏,陆机兄弟驻行车。”

  • 易水萧萧

    源见“燕市悲歌”。形容悲壮苍凉的氛围。宋辛弃疾《贺新郎.别茂嘉十二弟》词:“易水萧萧西风冷,满座衣冠似雪。”

  • 素履

    《易.履》:“初九:素履往,无咎。象曰:素履之往,独行愿也。”王弼注:“履道恶华,故素乃无咎。”高亨注:“素,白色无文彩。履,鞋也。‘素履往’,比喻人以朴素坦白之态度行事,此自无咎。”后因以“素履”比

  • 讲殿书帷

    《汉书.东方朔传》:“孝文皇帝之时,当世耆老皆闻见之。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身衣弋绨(注:弋,黑色;绨,厚缯),足履革舄,以韦带剑,莞蒲为席,兵木无刃,衣缊无文,集上书囊以为殿帷;以道德为丽,以仁义为准

  • 哭途穷

    同“哭穷途”。唐杜甫《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得风字》诗:“此身醒复醉,不拟哭途穷。”

  • 言有尽而意无穷

    指说话或诗文含意深刻,耐人寻味。语出宋.姜夔《白石道人诗说》:“语贵含蓄。东坡云:‘言有尽而音意无穷者,天下之至言也。后之学诗者,可不务乎?”宋.严羽《沧浪诗话.诗辨》:“其妙处,透彻玲珑,不可凑泊,

  • 隍鹿

    源见“蕉鹿梦”。喻梦幻虚无。宋文天祥《挽龚用和》诗:“名利无心付隍鹿,诗书有种出烟楼。”【词语隍鹿】   汉语大词典:隍鹿

  • 自愧卢前

    源见“耻居王后”。谓自愧不敢当。宋仲并《好事近.宴客七首》词之四:“诸儒皆自愧卢前,小试暂符竹。”明王鏊《送四进士归省》诗:“不伐子甘为孟后,虚名吾自愧卢前。”

  • 梨涡

    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二:“胡澹庵十年贬海外,北归之日,饮于湘潭胡氏园,题诗云:‘君恩许归此一醉,傍有梨颊生微涡。’谓侍妓黎倩也。”后因以“梨涡”指酒涡,亦借指美女。宋朱熹《宿梅溪胡氏客馆观壁间题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