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名下无虚士

名下无虚士

指享有盛名的人,必有真才实学,这是指南朝陈姚察的故事。姚察(533-606年)字伯审,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县)人。官至吏部尚书。陈灭入隋,袭封北绛郡公,大业二年(606年),74岁终于东都洛阳(今河南洛阳)。察自幼性情纯厚,事亲以孝闻名,6岁诵书万余言,勤苦学习,夜以继日。12岁便能写文章。姚察励精学业,闻见渊博。一代文宗徐陵,每逢看到姚察的著述,特别推崇。曾对儿子徐俭说:“姚学士品德和学问没有超过他的,你应该向他学习。”陈太建初年,察为通直散骑常侍,出使回访北周,沛国刘臻私下在公馆提出关于《汉书》有疑问的十几个问题询问姚察,姚察皆引经据典一一作了剖析。刘臻对其亲信说:“真是名不虚传!”表示了对姚察的钦佩。后世常用以说明享有盛名的人,必有真才实学,名实相符。

【出典】:

陈书》卷27《姚察传》348-349页:“太建初,补宣明殿学士,除散骑侍郎、左通直。寻兼通直散骑常侍,报聘于周。江左(也称“江东”,长江下游以东地区。即今江苏省一带。)耆(qí其,老)旧(耆旧:年高而久负声望的人。)先在关右(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)者,咸相倾慕。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《汉书》疑事十余条,并为剖析,皆有经据。臻谓所亲曰‘名下定无虚士’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88回:“果然文不起草,走笔立就,那才算得名下无虚哩。”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回:“早觉得他们一定要发达的,果然不出所料:足见文章有价,名下无虚。” 清·黄小配《洪秀全演义》14回:“名下无虚士,(李)秀成智勇足备,吾不如之。”


【词语名下无虚士】  成语:名下无虚士汉语词典:名下无虚士

猜你喜欢

  • 覆水不收

    同“覆水难收”。晋潘岳《伤弱子辞》:“叶落永离,覆水不收。赤子何辜,罪我之由?”见“覆水难收”。《后汉书·何进传》:“国家之事,亦何容易,~,宜深思之。”【词语覆水不收】  成语:覆水不收汉语大词典:

  • 连枝共冢

    源见“相思树”。喻爱情坚贞不渝。明孟称舜《娇红记.晚绣》:“但得个同心子,死共穴,生同舍,便做连枝共冢,共冢我也心欢悦。”并列 冢,坟墓。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卷11载:战国时,宋康王霸占了舍人韩凭的妻子

  • 桑榆补

    源见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谓善于补救失误。清赵翼《树斋大司马述庵少司寇奉使秦邮扁舟往晤留连永日别后却寄》诗:“在朝与在野,均贵桑榆补。”【词语桑榆补】   汉语大词典:桑榆补

  • 谢氏凤毛

    源见“凤毛”。泛指俊杰子弟。清归庄《集侯雍瞻斋其孙朅来方四岁亦在座口占赠之》诗:“乍挹丰标信可儿,天然谢氏凤毛姿。”

  • 褒姒笑

    西汉.司马迁撰《史记.周本纪》:“褒姒不好笑,幽王欲其笑万方,故不笑。幽王为烽燧(古时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),大鼓,有寇至则举烽火。诸侯悉至,至而无寇,褒姒乃大笑。幽王说(同悦)之,为数举烽火。其后不信

  • 陈师鞠旅

    陈师:陈列军队。鞠旅:对军队讲话。鞠,告。 指集合军队,进行战斗动员。语出《诗.小雅.采芑》:“方叔率止,钲人伐鼓,陈师鞠旅”。郑玄笺:“此言将战之日,陈列其师旅,誓告之也。”汉.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

  • 豕讹

    同“豕误”。明陆采《怀香记.鞠询香情》:“流言却成投鼠误,偏惑犹然见豕讹。”【词语豕讹】   汉语大词典:豕讹

  • 潘生闲居

    同“潘岳闲居”。清归庄《与蒋路然》书:“兄犹侍太夫人,有潘生闲居之乐。”

  • 嫁鸡逐鸡,嫁狗逐狗

    宋.欧阳修《文忠集》卷七《代鸠妇言》诗:“人言嫁鸡逐鸡飞,安知嫁鸠被鸠逐。”宋.赵汝鐩《野谷诗集.古别离》诗:“我闻军功去易就,膏血紫寒十八九。嫁狗逐狗鸡逐鸡,耿耿不寐展转思。”此条又作“嫁鸡随鸡,嫁

  • 漆身

    同“漆身吞炭”。明陆垹《篑斋杂著》:“知同漆身,义比采薇。”清刘震《易水歌》:“报仇更比漆身苦,两人先后得死所。”【词语漆身】   汉语大词典:漆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