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南阳高卧

南阳高卧

源见“卧龙”。指诸葛亮隐居待时。明万寿祺《赠胡彦远》诗:“南阳高卧真名士,东汉馀生旧党人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诸葛亮字孔明,琅邪阳都人也。……亮躬耕陇亩,好为《梁父吟》。身长八尺,每自比于管仲,乐毅,时人莫之许也。惟博陵崔州平,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,谓为信然。时先主屯新野。徐庶见先主,先主器之,谓先主曰:‘诸葛孔明者,卧龙也,将军岂愿见之乎?’先主曰:‘君与俱来。’”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曰:“亮家于南阳之邓县,在襄阳城西二十里,号曰隆中。”又引《魏略》曰:“亮在荆州,以建安初与颖川石广元,徐元直,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,三人务于精熟,而亮独观其大略。每晨夜从容,常抱膝长啸。”

【今译】诸葛亮字孔明,家世本琅邪阳都人,汉末隐居于南阳隆中,耕作为业,喜欢吟诵《粱父吟》。身长八尺,常将自己比做管仲,乐毅,但当时很少有人推重他。只有崔州平,徐庶等与他为友,知道他的才能。几人常一起游学,其他人都对书策精通熟读,只有诸葛亮只了解其大意。每天早晨晚上闲暇之时,便抱膝长啸。当时刘备驻扎在新野,徐庶去见,对刘备说:“有位诸葛孔明,是人中的卧龙,您不想见见他吗?”刘备说:“请您与他一起来吧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人怀有治世才干,待时而起; 也以“卧龙”等指这样的人。

【典形】 长抱膝、伏龙高卧、琅邪人、梁甫卧龙、梁甫吟、梁父吟、南阳高卧、起卧龙、卧龙、卧龙才、卧龙诸葛、卧南阳、吟龙、卧龙公、南阳龙卧、长吟抱膝、悲吟梁父、高吟梁甫、抱膝意、久卧龙。

【示例】

〔长抱膝〕 北周·庾信《卧疾穷愁》:“讵知长抱膝,徒为梁父吟。”

〔伏龙高卧〕 明·杨慎《六州歌头·吊诸葛》:“伏龙高卧,三顾起隆中。割宇宙,分星宿; 借江东,祝春风。”

〔琅邪人〕 唐·李白《邺中赠王大》:“耻学琅邪人,龙蟠事躬耕。”

〔梁甫卧龙〕 唐·骆宾王《狱中书情通简知己》:“汉阳穷鸟客,梁甫卧龙才。”

〔梁甫吟〕 唐·杜甫《登楼》:“可怜后主还祠庙,日暮聊为梁甫吟。”

〔梁父吟〕 宋·萧豳 《题汪水云诗卷》:“广陵散在斜阳远,梁父吟成昨雨收。”

〔南阳高卧〕 明·万寿祺《赠胡彦远》:“南阳高卧真名士,东汉余生旧党人。”

〔起卧龙〕 宋·杨亿《成都》:“漫传西汉祠神马,已见南阳起卧龙。”

〔卧龙〕 唐·高适《三君咏·魏郑公》:“寂寞卧龙处,英灵千载魂。”

〔卧龙诸葛〕 宋·辛弃疾《贺新凉·寄同甫》:“把酒长亭说,看渊明风流酷似,卧龙诸葛。”

〔卧南阳〕 唐·杜甫《武侯庙》:“犹闻辞后主,不复卧南阳。”

〔吟龙〕 唐·罗隐《送淮南李司空朝觐》:“宣父道高休叹凤,武侯才大本吟龙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分秋色

    《楚辞.九辩》:“皇天平分四时兮,窃独悲此廪秋。”唐韩愈《合江亭》诗:“穷秋感平分,新月怜半破。”后因以“平分秋色”谓双方各得一半。宋李朴《中秋》诗:“平分秋色一轮满,长伴云衢千里明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

  • 触类旁通

    《易.系辞上》:“引而伸之,触类而长之。”又《乾》:“六爻发挥,旁通情也。”后以“触类旁通”谓掌握了某一事物的规律,就能推知同类事物。清章学诚《文史通义.诗话》:“触类旁通,启发实多。”朱自清《“海阔

  • 见噎废食

    比喻遇到点挫折或出点小毛病,就连该做的事情也不去做。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》: “人皆畏冻而滴水不浇,是以枯死,此见噎废食之法,有避呕逆而经时绝粒,其人尚才者乎?” 参见:○因噎废食见“因噎废食”。清

  • 枕流

    同“枕石漱流”。唐韩偓《余卧疾深村闻一二郎官因成此篇》:“枕流方采北山薇,驿骑交迎市道儿。”【词语枕流】   汉语大词典:枕流

  • 辟寒钿

    同“辟寒金”。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.羽篇》:“不服辟寒钿,那得帝王怜?”【词语辟寒钿】   汉语大词典:辟寒钿

  • 无肠

    同“无肠公子”。元耶律楚材《再用张敏之韵》:“一卮持竹叶,左手把无肠。”清查慎行《食蟹有感》诗:“无肠怜若辈,多足自能肥。”【词语无肠】   汉语大词典:无肠

  • 尹邢避面

    《史记.外戚世家》:“尹夫人与邢夫人同时并幸,有诏不得相见。”汉武帝时,尹夫人和邢夫人同时受到宠爱。尹夫人做了皇后,邢夫人还是妃子,汉武帝就下诏不让她俩人相见。原因是邢夫人很美,皇帝怕她们相见惹下祸端

  • 栖鵀

    《三国志.张臶传》:“正始元年,戴鵀之鸟,巢臶门阴。臶告门人曰:‘夫戴鵀阳鸟,而巢门阴,此凶祥也。’乃援琴歌咏,作诗二篇,旬日而卒。”后因以“栖鵀”为死亡的预兆。《八琼室金石补正.唐国子律学直讲仇道朗

  • 三余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王肃传》:“自魏初徵士燉煌周生烈(裴松之按,此人姓周生名烈),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,亦历注经传,颇传于世。”后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遇字季直,性质讷而好学。……初,遇善治《老子》,为

  • 海夫

    同“海畔逐臭夫”。王闿运《彭寿颐哀词》:“粪壤充帏,海夫之慕。”【词语海夫】   汉语大词典:海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