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

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

形容上古人民的简朴生活。语出《淮南子.齐俗训》:“古者民童蒙不知东西,其衣致暖而无文,其兵戈铢而无刃,其歌乐而无转,其哭哀而无声。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。”汉.王充《论衡.感虚》:“尧时,五十之民击壤于涂。观者曰:‘大哉尧之德也!’击壤者曰:‘吾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。尧何等力?’唐.魏征《九成宫醴泉碑铭》:“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,靡谢天功,安知帝力?”一作〔耕田而食,凿井而饮〕。唐.吴兢《贞观政要.政体》:“尧舜在上,百姓亦云耕田而食,凿井而饮,含哺鼓腹。”也引作〔穿井而饮,耕田而食〕。汉.应劭《风俗通义.愆礼》:“焦鲍耕田而食,穿井而饮,非妻所织不衣。”晋.葛洪《抱朴子.诘鲍》:“曩古之世,无君无臣,穿井而饮,耕田而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檀公画计

    同“檀公策”。宋陆游《悲歌行》:“檀公画计三十六,不如一篇《归去来》。”

  • 尚书履

    《汉书.郑崇传》:“哀帝擢为尚书仆射。数求见谏争,上初纳用之。每见曳革履,上笑曰:‘我识郑尚书履声。’”郑崇敢于多次向皇帝谏争,汉哀帝云已熟悉了郑尚书的鞋子声音。后因以“尚书履”作尚书重臣的典故。唐.

  • 吊民伐罪

    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“诛其君,吊其民,如时雨降,民大悦。”吊:安慰。抚慰受苦的百姓,讨伐有罪的统治者。亦作“伐罪吊民”、“伐罪吊人”。明.沈采《千金记.励兵》:“入境秋毫无犯,吊民伐罪,敌破纵横。”《

  • 康乐屐

    同“谢公屐”。清查慎行《西城别墅十三咏》之十二:“曾随康乐屐,竟入麻源谷。”

  • 授衣月

    源见“授衣”。指农历九月。宋陆游《立冬日作》诗:“方过授衣月,又遇始裘天。”【词语授衣月】   汉语大词典:授衣月

  • 渡江楫

    同“渡江击楫”。宋文天祥《正气歌》:“或为渡江楫,慷慨吞胡 羯。”【词语渡江楫】   汉语大词典:渡江楫

  • 秦灰

    同“秦火”。元郝经《秋兴》诗:“六经依旧垂天地,千载秦灰散劫空。”蔡元培《致〈公言报〉并答林琴南君函》:“先是补山先生某日至学园,见焚字纸者,近取谛视,则先生之遗著在焉,审之则一半已付秦灰。”【词语秦

  • 羹墙如见

    同“羹墙见尧”。明张居正《请敷陈谟烈以裨圣学疏》:“良以羹墙如见,自不忘继志之思。”清方苞《圣主临雍礼成颂》:“先圣之揆,后圣时宪,精意所通,羹墙如见。”【词语羹墙如见】  成语:羹墙如见

  • 湖海元龙

    同“湖海陈侯”。宋张元幹《希道使君弭节合沙馆》诗:“湖海元龙公辈流,何劳老手镇方州。”【词语湖海元龙】   汉语大词典:湖海元龙

  • 斑裳彩衣

    同“斑衣”。明刘基《怡山堂记》:“从以诸孙,斑裳彩衣,徜徉乎其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