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冲锋陷阵

冲锋陷阵

亦作“冲坚陷阵”。陷:深入,攻破。向敌人冲锋,深入敌人阵地,形容打仗非常勇敢。崔暹(xiān,?-559年),字季伦,博陵安平(今河北安平)人,很受高欢的信任,任命他为御史中丞,监督百官。崔暹为人正直,不避权贵,尚书令司马子如,咸阳王坦不仅是高官显贵,而且二人还是高欢过去的邻里,崔暹也弹劾他们,二人都被罢官。内外官吏由此都很怕他。高欢对他非常赞赏,握着他的手慰劳说:“过去在朝中难道没有执法之官。天下贪婪之人很多,没有人出来弹劾他们。中尉你一心为国,不怕权贵,使得远近风气萧清,百官奉公守法。打仗勇敢的人大有人在,而当官能够秉公无私的人,我今天才见到啊。”

【出典】:

北齐书·崔暹传》卷30,404页:“高祖如京师,群官迎于紫陌。高祖握暹手而劳之曰:‘往前朝廷岂无法官,而天下贪婪,莫肯纠劾。中尉尽心为国,不避豪强,遂使远迩肃清,群公奉法。冲锋陷阵,大有其人,当官正色,今始见之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梁书·曹景宗传》:“景宗为偏将,每冲坚陷阵,辄有斩获,以勋除游击将军。” 毛泽东《新民主主义论》:“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,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,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、最坚决、最忠实、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。”


并列 进击敌人,攻陷敌阵。形容作战勇猛或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。语出《北齐书·崔暹传》:“冲锋陷阵,大有其人。”刘卫华、张欣武《哈佛女孩刘亦婷》:“在孩子需要去~的时候,只要不至于把弦绷断,我们从来不会屈从于内心的软弱和伤感。”△描写作战勇敢。→出生入死 赴汤蹈火 万死不辞 冲坚毁锐 ↔望风而逃畏缩不前 望风丧胆


【词语冲锋陷阵】  成语:冲锋陷阵汉语词典:冲锋陷阵

猜你喜欢

  • 阎罗包老

    包拯由于刚正无私,得到的美称。阎罗,传说是主管地狱的神,即“阎罗王”、“阎王”。旧时比喻刚直、不畏权势的官吏。包拯(999-1062年),字希仁,庐州合肥(今安徽合肥)人。仁宗时进士。登上仕途后,累迁

  • 枕尸股哭

    《左传.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(齐庄)公踰墙,又射之,中股,反坠,遂弑之。……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,……门启而入,枕尸股而哭。兴(仆地而哭后站起身),三踊而出(踊,即“辟踊”之踊。辟,捶胸;踊,顿足。捶胸顿

  • 马首东

    同“马首欲东”。唐独孤及《代书寄上裴六冀刘二颖》诗:“昔余马首东,君在海北汭。”【词语马首东】   汉语大词典:马首东

  • 扬子寂寥

    谓仕途失意。唐张九龄《酬王六寒朝见贻》诗: “贾生流寓日,扬子寂寥时。” 参见:○扬雄未迁

  • 逃相

    源见“仲子灌园”。谓不仕隐居。唐张九龄《九月九日登龙山》诗:“灌园亦何为,於陵乃逃相。”唐李德裕《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》:“既非逃相地,乃是故侯园。”【词语逃相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隐心而后动

    隐:审度。动:行动。 经过认真思考然后行动。 表示行动之审慎。语出汉.崔瑗《座右铭》:“隐心而后动,谤议庸何伤?”唐.骆宾王《钓矶应诘文》:“夫至人之处世也,拟迹而后投,隐心而后动,终始不易其道,

  • 舞雩之趣

    同“舞雩之咏”。明高攀龙《会语》:“康节如空中楼阁,他天资高,胸中无事,日日有舞雩之趣,未免有玩世意。”

  • 幽佩

    《文选》卷十九战国楚.宋玉《神女赋》:“子是摇佩饰,鸣玉鸾,整衣服,敛容颜。”宋玉《神女赋》中对神有“摇佩饰”的描述。因以“幽佩”代指神女。唐.杜甫《雨》:“楚宫久已灭,幽佩为谁哀。”杜诗咏雨,因而联

  • 一鹗

    《汉书.邹阳传》:“(邹阳上书谏吴王云)臣闻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。”鹗是像雕一类的猛禽。邹阳上书谏吴王时,把普通的百鸟和鹗相对比,旨在说明人杰的超群作用。后因用以比喻超凡出众的人。唐.方干《寄于少监》:

  • 负郭相君

    源见“苏秦六印”。指战国苏秦。宋苏轼《玉盘盂》诗之二:“负郭相君初择地,看羊属国首吟诗。”【词语负郭相君】  成语:负郭相君汉语大词典:负郭相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