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公孙跃马

公孙跃马

文选》卷四晋.左太冲(思)《蜀都赋》:“公孙跃马而称帝,刘宗下辇而自王。”唐.李善注:“《后汉书》曰:‘公孙述字子阳,扶风人也。王莽时为导江卒正,更始立,述持其地险众附,遂自立为天子。’”

东汉初,蜀郡太守公孙述依恃地险众附,自立为帝。左思在《蜀都赋》中形象地称他“跃马而称帝”。

唐.骆宾王《畴昔篇》诗:“诸葛才雄已号龙,公孙跃马轻称帝。”


【典源】 晋·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至乎临谷为塞,因山为障。峻蛆塍埒,长城豁险,吞若巨防。一人守隘,万夫莫向。公孙跃马而称帝,刘宗下辇而自王。”

【今译】 汉代公孙述 (字子阳),王莽时任蜀郡太守,后来起兵,占据整个蜀地,自立为帝。左思《蜀都赋》有“公孙跃马而称帝”之句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表现蜀地史迹。

【典形】 公孙跃马、跃马、跃马公孙、子阳跃马。

【示例】

〔公孙跃马〕 清·沈受宏《赠吴事衍》:“西南近日羽书传,重见公孙跃马年。”

〔跃马〕 唐·杜甫《阁夜》:“卧龙跃马终黄土,人事音书漫寂寥。”

〔跃马公孙〕 清·程嗣立《送边秀才入成都》:“卧龙丞相锦江水,跃马公孙白帝城。”

〔子阳跃马〕 清·王士禛《龙门阁》:“子阳昔跃马,妖梦成佁儗。”


【词语公孙跃马】   汉语词典:公孙跃马

猜你喜欢

  • 昭陵许哭

    源见“哭昭陵”。谓哭诉冤愤。清钱谦益《一叹示士龙》诗:“昭陵许哭无多泪,要倩冯班恸一场。”

  • 剑赠津父

    汉.赵晔《吴越春秋.王僚使公子光传》:“子胥入船,渔父知其意也,乃渡之千浔之津。子胥既渡,渔父乃视之其有饥色,乃谓曰:‘子俟我此树下,为子取饷。……二人饮食毕,欲去,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:‘此吾前君

  • 分甘同苦

    见“分甘共苦”。《北齐书·慕容俨传》:“俨犹申令将士,信赏必罚,~,死生以之。”【词语分甘同苦】  成语:分甘同苦汉语大词典:分甘同苦

  • 两观

    《孔子家语.始诛》:“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,戮之于两观之下。”春秋时,鲁国大司寇孔丘把扰乱鲁国政事的少正卯大夫处死在两观之下。后遂用为行刑正法之处。金.元好问《曲阜纪行》诗之六:“两观余坡陀

  • 洞如观火

    同“明若观火”。清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二:“得悉其山川险要部落游牧,暨其强弱多寡离合之情,皆洞如观火矣。”见“洞若观火”。《广阳杂记》卷2:“其强弱多寡离合之情,皆~矣。”【词语洞如观火】  成语:洞

  • 牛被

    同“牛衣”。《南齐书.张融传》:“后超民孙微冬月遭母丧,居贫,融往吊之,悉脱衣以为赙,披牛被而反。”【词语牛被】   汉语大词典:牛被

  • 息鲸补劓

    《庄子.大宗师》:“许由曰:‘而奚为轵?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,而劓汝以是非矣,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?’意而子曰:‘…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,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?’”黥:刺面。劓:割鼻

  • 羿氏舛射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八二引晋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:“帝羿有穷氏从吴贺北游。贺使羿射雀左目,误中右目。羿俯首而愧,终身不忘。”后因以“羿氏舛射”为比喻高才亦有失误之时的典故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指瑕》:“羿氏

  • 齐奴珊瑚

    源见“石崇斗奢”。喻指罕见的珍贵之物。元张可久《湘妃怨.云林隐居》曲:“辨汲冢数十车简书,笑齐奴三四尺珊瑚。”

  • 暗投

    同“明珠暗投”。唐宋之问《和姚给事寓直之作》:“暗投空欲报,下调不成章。”【词语暗投】   汉语大词典:暗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