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八仙过海

八仙过海

明 吴元泰《八仙出处东游记传》载:八仙乃民间传说中道教的八个仙人,他们是汉钟离、张果老、吕洞宾李铁拐、韩湘子、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。八仙故事唐 宋 元皆有不同记载,元杂剧中已出现其形象,至吴元泰始定为此八人,后遵从不二。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,各有一套术法。民间因有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的谚语。明无名氏《八仙过海》二折:“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,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,端的万古名扬。”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,互相竞赛。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二部十四:“穷棒子闹翻身,是八仙过海,各显其能。”


见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。贾平凹《腊月 ·正月》:“大家都在争着富,是龙就成龙,是虎就成虎,~,各人会有各人的神通呢!”


解释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,各有一套法术。后用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,互相竞赛。

出处明·无名氏《八仙过海》第二折:“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,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,端的万古名扬。”

明代吴元泰《东游记》第四十八回讲道,八仙参加完蟠桃大会后,来到东海边上,停云观望。只见潮头汹涌,巨浪惊人。吕洞宾说:“今天我们每人用一件物体投在海面,踏着渡海,各显自己的神通怎么样?”大家都说好。于是,铁拐李就把自己的铁拐扔到海面,立在拐上,乘风逐浪地渡了起来。汉钟离把拂尘投在水里,张果老把纸驴投在水中,吕洞宾把箫管投在水中,而韩湘子用花篮,何仙姑用竹罩投水而渡。蓝采和把拍板投到水中,曹国舅把玉版投到水中而渡。八仙各自用自己的手段渡海,展示了各人的神通。不料东海龙王太子看上了蓝采和的拍板,强行夺去,以致惹起了八仙和龙宫的一场大战。


【词语八仙过海】  成语:八仙过海汉语词典:八仙过海

猜你喜欢

  • 歌玉树

    《陈书》卷七《后主沈皇后传》附魏徵史论:“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,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,互相赠答,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,被以新声,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,令习而歌之,分部迭进,持以相乐。

  • 窥豹一斑

    源见“管中窥豹”。谓只见局部未见整体。比喻以小见大或以偏概全。宋李光《与胡邦衡书》:“《三经新解》未能遍读,然尝鼎一脔,窥豹一斑,亦足见其大略矣。”见“管中窥豹”。南朝宋·李光《与胡邦衡书》:“《三经

  • 直笔

    源见“董狐直笔”。指史官据事直书,无所避忌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史笔》:“奸慝惩戒,实良史之直笔。”【词语直笔】   汉语大词典:直笔

  • 首阳饿

    源见“采薇”。形容忍饥挨饿,坚守节操。宋陆游《当食叹》诗:“贪夫五鼎烹,志士首阳饿。”

  • 白曰升天

    白日升天成仙。喻向来贫寒的人突然富贵显达。《魏书.释老志》:“积行树功,累德增善,乃可白日升天,长生世上。”

  • 明日隔山岳,世事两茫茫

    明天一别,重重的山岳就会把我们分隔,在这茫茫的人世间,后会何时,又有谁能预料? 后多用作惜别之辞。语出唐.杜甫《赠卫八处士》:“主称会面难,一举累十觞。十觞亦不醉,感子故意长。明日隔山岳,世事两茫茫

  • 白石歌

    同“饭牛歌”。元曹文晦《和山居六咏》之五:“白石歌残牛饭早,青城山下鹤书迟。”

  • 懒残煨半芋

    《宋高僧传.唐南岳山明瓒》载:唐 衡岳寺僧明瓒,性疏懒而好食残余饭菜,人以懒残称之。李泌读书寺中,以为非凡人,中夜往谒。懒残发火取芋啖之,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,李泌尽食而谢。懒残谓李泌曰:“慎勿多言,领

  • 固穷

    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在陈绝粮,从者病,莫能兴。子路愠见曰:‘君子亦有穷乎?’子曰:‘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。’”《论语》中有“君子固穷”语,表述孔子对君子能身处穷困而坚守节操的观点。后以“固穷”赞扬文

  • 宁使我负人,不使人负我

    见〔宁我负人,毋人负我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