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先声后实

先声后实

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,此之谓也。”后因以“先声后实”谓声威在前,武力在后。《三国志.刘晔传》:“其威名足以先声后实,而服邻国也。”宋苏辙《龙川别志》卷下:“兵贵先声后实,今谅祚势方桀骜,使闻陕西骤益二十万兵,岂不震慴?”


并列 声,声势。实,实力。指先大张声势吓人,而后以实力取胜。语本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。”宋·苏辙《龙川别志》卷下:“魏公曰:‘兵贵~。’”△多用在斗争上。也作“后实先声”。


【词语先声后实】  成语:先声后实汉语词典:先声后实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云亲舍

    比喻客居在外对亲人的思念。亦作“白云孤飞”、“望云之情”。出自唐狄仁杰的事迹。参见“斗南一人”条。史载狄仁杰任并州法曹参军时,父母居住在河阳(今河南孟县附近)。一次登太行山,回头向河阳方向看望,见天空

  • 人琴痛

    同“人琴俱亡”。清王士禛《赠徐东痴》诗之四:“别有人琴痛,劳君赋《大招》。”

  • 六百步

    《史记.苏秦列传》:苏秦“说韩宣王曰:‘韩北有巩、成皋之固……带甲数十万,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。溪子、少府时力、距来者,皆射六百步之外。’”战国时,苏秦以韩北有巩固的防线,又有兵多而善远射(六百步)

  • 乘桴浮海

    《论语.公冶长》:“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。”后用为避世遁隐之典。唐顾况《曲龙山歌》:“子欲居九夷,乘桴浮于海,圣人之意有所在。”元袁士元《送沙孛丁平章孙秉彝》诗:“我亦乘桴浮海去,沙头白鸟故飞飞。”偏正

  • 昼锦还乡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张既传》:“张既字德容,冯翊高陵人也。”“魏国既建,为尚书,出为雍州刺史。太祖谓既曰:‘还君本州,可谓衣绣昼行矣。’”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中,楚.项羽曾说过,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绣夜行,谁

  • 圯编

    同“圯桥书”。宋李义山《祝英台近.寿张路钤》词:“直须用了圯编,封侯万户,却归共、赤松翁约。”

  • 三箭天山

    同“三箭定天山”。明无名氏《精忠记.饯别》:“三箭天山,唾手功名。他日归来,戏彩阶庭。”

  • 床头毡

    同“青云故物”。明高启《暮春次韵僧怀德见贻》:“床头毡与青山旧,门外车随白日新。”

  • 遮车辙

    源见“攀辕卧辙”。借指挽留离任良吏。唐白居易《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惭无善政聊写鄙怀兼寄三相公》诗:“杭老遮车辙,吴童扫路尘。”

  • 祝发

    祝发:剃短头发。《谷梁传.哀公十三年》:“吴,夷狄之国也,祝发文身。”范宁注:“祝,断也。”《战国策.赵策》:“祝发文身,错臂左衽,瓯越之民也。”本系指未开化者的装扮,后来削发受戒为僧也叫“祝发”。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