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俾昼作夜

俾昼作夜

俾:使。 意谓把白天当作黑夜睡觉,而夜间则寻欢作乐。 常指生活荒淫。语出《诗.大雅.荡》:“式号式呼,俾昼作夜。”《北齐书.帝纪.总论》:“后主以人从欲,损物益己,雕墙峻宇,甘酒嗜音,鄽肆遍于宫园,禽色荒于外内,俾昼作夜,逆水行舟。”《文明小史》四四回:“又说他每天总要睡到下午才起来,有‘俾昼作夜,公事废弛’等语,被他瞧见了,气的了不得。”也用以表示不分昼夜,勤奋工作。唐.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因令生斥弃百虑以志学,俾昼作夜,孜孜矻矻。”


兼语 俾,使。昼,白天。把白天当作黑夜睡大觉,夜间寻欢作乐。把白天当作夜晚。多用以形容追欢逐乐的荒淫生活。《诗经·大雅·荡》:“式号式呼,~。”又表示不分白天黑夜,全力以赴从事某项工作。唐·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因令生斥弃百虑以志学,~,孜孜矻矻。”△多用于寻欢作乐方面,也用于紧张工作方面。


【词语俾昼作夜】  成语:俾昼作夜汉语词典:俾昼作夜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颓

    源见“夫子梦奠”。用作逝世的婉词。清曾国藩《母弟温甫哀词》:“李即山颓,弟乃梁坏。”源见“玉山倾倒”。形容醉倒。元 杨仲弘《雪后次韵郑集之》:“君辞如泉酒,我醉如山颓。”【词语山颓】  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窃钩者诛,窃国者侯;侯之门,仁义存

    钩:古人腰带环。 偷衣带环的小偷要杀头,而窃国大盗却成了王侯;王侯的门庭,也就存在着仁义。 形容法律的极端不公平。语出《庄子.胠箧》:“彼窃钩者诛,窃国者为诸侯。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。”《史记.游侠

  • 厖眉皓发

    亦作“尨( ㄇㄤˊ máng 茫)眉皓发”。尨眉:眉毛花白。皓发,白发。谓老人。宋代祝穆《事文类聚》:“汉武帝过郎署,见颜驷尨眉皓发。”详见“尨眉皓发”条。

  • 著先鞭

    源见“祖鞭先著”。比喻先人一步,处于领先地位。梁启超《论民族竞争之大势》:“〔英人〕与罗马帝政不相容……故其民族帝国主义亦著先鞭,得善处属地之法,遂能控驭全球。”郁达夫《犬山堤小步见樱花未开口占两绝》

  • 子孙绳绳

    绳绳:相承不绝的样子。 形容子孙繁衍。语出《诗.大雅.抑》:“子孙绳绳,万民靡不承。”鲁迅《华盖集续编.无花的蔷薇之二》:“屠杀者虽然因为积有金资,可以比较长久地养育子孙,然而必至的结果是一定要到的

  • 桃源

    同“桃花洞”。唐曹唐《小游仙诗》之二三:“玉皇赐妾紫衣裳,教向桃源嫁阮郎。”同“桃花源”。南朝 陈徐陵《山斋诗》:“桃源惊往客,鹤峤断来宾。”北周庾信《明月山铭》:“船横埭下,树夹津门,宁殊华盖,讵识

  • 红勒帛

    宋.沈括《梦溪笔谈.人事》:“嘉祐(北宋仁宗赵祯年号)中,士人刘几,累为国学第一人,骤为怪险之语,学者翕然效之,遂成风俗。欧阳公(修)深恶之。会公主文,决意痛惩……有一举人论曰:‘天地轧,万物茁,圣人

  • 鞭长不及马腹

    《左传.宣公十五年》:“古人有言曰:‘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。’”杜预注:“言非所击。”谓鞭子虽然很长,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。后因以“鞭长不及马腹”喻力所不能及。宋李之仪《雷塘行》:“鞭长不能及马腹,有限

  • 四壁

    同“四壁空”。宋陈师道《答张文潜》诗:“我贫无一锥,所向皆四壁。”【词语四壁】   汉语大词典:四壁

  • 豹一斑

    源见“管中窥豹”。喻事物的一小部分。陈毅《由北京到广州》诗:“湘 赣两省典型多,星火燎原豹一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