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依斟流彘

依斟流彘

史记.夏本纪》:“帝相崩,子帝少康立。”张守节正义引《帝王世纪》云:“帝相徙于商丘,依同姓诸侯斟寻。”

国语.周语上》:“厉王虐,国人谤王。邵公告曰:‘民不堪命矣!’王怒,得卫巫,使监谤者,以告,则杀之。国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……三年,乃流王于彘。”

史记》仅记载夏帝相死后,由少康继位。《帝王世纪》补写帝相是流亡在外而依附斟寻苟活后被杀的。《国语》中记周厉王被流于彘。后遂以“依斟流彘”比喻帝王无道而被逐之典。

后汉书.桓帝纪论》:“五邪嗣虐,流衍四方。自非忠贤力争,屡折奸锋,虽愿依斟流彘,亦不可得已。”


并列 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厉王虐,国人谤王。邵公告曰:‘民不堪命矣!’王怒,得卫巫,使监谤者,以告,则杀之。国人若敢言,道路以目……三年,乃流王于彘。”后以“依斟流彘”谓帝王因失德而被流亡。《后汉书·桓帝纪论》:“五邪嗣虐,流衍四方。自非忠贤力争,屡折奸锋,虽愿~,亦不可得已。”李贤注:“言帝宠幸宦竖,赖忠臣李膺等竭力谏争,以免篡弑之祸。不然,则虽愿如夏相依斟,周王流彘,不可得也。”△贬义。用于失德而被流放的帝王。


【词语依斟流彘】  成语:依斟流彘汉语词典:依斟流彘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惊石破

    源见“石破天惊”。形容巨响或出人意外之事引起的震惊。《冷眼观》二三回:“瞎先生仍是那怕你天惊石破,怎当他酣睡如雷的一丝儿不应。”李大钊《警告全国父老书》:“今以奥储一滴之血,塞人一弹之光,霹雳一声,天

  • 与其杀不辜,宁失不经

    辜:罪。失:失职。经:成规。 与其杀掉无罪的人,宁可不杀而犯不按成法办案的错误。 表示决狱量刑,应非常慎重,宁失之宽,不失之严。语出《书.大禹谟》:“罪疑惟轻,功疑惟重。与其杀不辜,宁失不经。”宋

  • 春雪

    同“阳春白雪”。宋 游子西《念奴娇》词:“独立乾坤,浩歌春雪,可惜无人和。”【词语春雪】   汉语大词典:春雪

  • 班姬箧

    源见“班姬咏扇”。指团扇,借指圆月。唐庾抱《卧疴喜霁开扉望月简宫内知友》诗:“色丽班姬箧,光润洛川神。”

  • 鲁阳指日

    同“鲁阳挥戈”。清 吾庐儒《京华慷慨竹枝词.电灯》:“大地茫茫日暮时,鲁阳指日日仍驰。”【词语鲁阳指日】  成语:鲁阳指日汉语大词典:鲁阳指日

  • 虚谈废务

    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,谢悠然远想,有高世之志。王谓谢曰:‘夏禹勤王,手足胼胝;文王旰食,日不暇给。今四郊乡垒,宜人人自效,而虚谈废务,浮文妨要,恐非当今所宜。’”

  • 蝼蚁王侯

    源见“南柯梦”。喻世事如梦,富贵得失无常。宋刘镇《沁园春.和刘潜夫送孙花翁韵》词:“人间世,算到头一梦,蝼蚁王侯。悠悠,吾道何求……归去来兮万事休。”

  • 函谷借晓

    源见“鸡鸣狗盗”。谓以卑微技能脱身。唐 刘兼《晨鸡》诗:“淮南也伴升仙犬,函谷曾容借晓人。”

  • 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

    《左传.桓公十年》:“初,虞叔有玉,虞公求旃,弗献。既而悔之,曰:‘周谚有之,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,吾焉用此,其以贾害之。’乃献之。”匹夫:贫民百姓。怀璧,身怀美玉,引申为拥有财宝。虞叔起初有玉不献,后

  • 何所不为

    还有什么不能做,意思是任何事都能干得出。《南史.孔琇之传》:“有小儿,年十岁,偷刈邻家稻一束,琇之付狱案罪。或谏之,琇之曰:‘十岁便能为盗,长大何所不为?’”【词语何所不为】  成语:何所不为汉语大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