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孤竹之志”。南朝 宋范晔《逸民传论》:“武尽美矣,终全孤竹之洁。”
源见“渔阳掺挝”。形容鼓声激越。宋刘筠《夜宴》诗:“巢笙传曲沃,掺鼓发《渔阳》。”
唐.白居易《长庆集》十二附陈鸿《长恨歌传》:“(杨妃)叔父昆弟皆列位清贵,爵为通侯,姊妹封国夫人。……故当时歌谣有云:‘生女勿悲酸,生男勿喜欢。’又曰:‘男不封侯女作妃,看女却为门上楣。’”(按:《太
同“倚市门”。唐白居易《策林二.息游惰》:“劳逸既悬,利病相诱,则农夫之心,尽思释耒而倚市,织妇之手,皆欲投杼而刺文。”宋苏轼《次韵僧潜见赠》:“公侯欲识不可得,故知倚市无倾城。”【词语倚市】 汉
同“庾公楼”。宋葛胜仲《水调歌头.程良器嘉量别赋一阕纪泛舟之会往返次韵》词:“庾公阁,子猷舫,兴应同。”
同“仙人氅”。唐郑谷《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》诗:“水墨画松清睡眼,云霞仙氅挂吟身。”【词语仙氅】 汉语大词典:仙氅
《后汉书.索卢放传》:“今天下所以苦毒王氏,归心皇汉者,实以圣政宽仁故也。而传车所过,未闻恩泽。太守受诛,诚不敢言,但恐天下惶懼,各生疑变。夫使功者不如使过,……”使用有功的人不如用犯过错误的人。意思
《南齐书.王敬则传》:“檀公(道济)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,汝父子唯应急走耳!”“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”,此是当时的习惯用语,王敬则在这里是用以讽刺东昏侯父子的。三十六本为虚指,重点在于一走了事,后来好事者
源见“梦熊罴”。生男之喜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重贬》:“〔云抱子同王上,合〕千思万思,滞他乡愁肠萦系;有谁怜犴狴伤秋,还喜却熊罴呈瑞。”
同“尘甑”。清赵翼《土灶》诗:“莫笑尘生甑,由来掘地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