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

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

人:指贤人。云:句中助词。亡:失去,奔亡。殄瘁:病困。 贤人丧亡,国事危殆。 旧时多用于怀念所谓身系国家安危的贤人。语出《诗.大雅.瞻印》:“人之云亡,邦国珍瘁。”郑玄笺:“贤人皆言奔亡,则天下邦国将尽病困。”《后汉书.郭太传》:“太傅陈蕃、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,林宗哭之于野,恸,既而叹曰:‘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。瞻乌爰止,不知于谁之屋耳!’”《文选.陆机〈辨亡论〉》:“而邦国颠覆,宗庙为墟。呜呼,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,不其然与?”《晋书.刘惔传》:“后孙绰尝诣褚裒,言及惔,流涕曰:‘可谓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。’”宋.黄庭坚《答王周彦》:“东坡先生遂捐馆舍,岂独贤士大夫悲痛不能已,所谓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者也,可惜可惜!”《明史.王元翰传》:“被废诸臣,久沦山谷,近虽奉诏叙录,未见连茹汇征,苟更阅数年,日渐消铄,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。可痛哭者四。”也单引 ① 〔人之云亡〕。表示对死者的悼念。《文选.任昉〈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〉》:“人之云亡,忽移岁序。”北周.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大势去矣,人之云亡。”唐.张说《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》:“人之云亡,十有一纪。”


其他 人,德才兼备的贤人。云,助词。亡,失去,奔亡。邦,国家。殄瘁,病困。贤人丧亡或不在位,国家就要面临危殆。语出《诗经·大雅·瞻卬》:“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。”晋·陆机《辨亡论下》:“夫太康之役,众未盛乎曩日之师,广州之乱,祸有愈乎向时之难。而邦家颠覆,宗庙为墟。呜呼,~,不其然欤?”△多用于国家政治方面。也作“邦国殄瘁”、“人亡邦瘁”、“人亡国瘁”。


【词语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】  成语: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汉语词典: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湖愿

    同“五湖心”。宋吴则礼《声声慢.凤林园词》词:“白头共论胜事,须偿五湖深愿。”

  • 苏仙橘井

    同“苏井”。宋张元幹《桂井》诗:“定与苏仙双橘井,他年续入郦元经。”【典源】 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苏仙公》:“苏仙公者,桂阳人也,汉文帝时得道。……先生敛容逢迎,乃跪白母曰:‘某受命当仙,被召有期,仪卫

  • 鹿车

    源见“挽鹿车”。借指贤妇鲍宣妻。清章学诚《文史通义.古文十弊》:“抑思善相夫者,何必尽识鹿车、鸿案?”【词语鹿车】   汉语大词典:鹿车

  • 遵渚来鸿

    《诗经.豳风.九罭》:“鸿飞遵渚,公归无所,于女信处。”《文选》卷二十南朝宋.谢瞻《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》:“巢幕无留燕,遵渚有来鸿。”《九罭》以“鸿飞遵渚”起兴,意思是说天鹅沿着洲渚飘然飞临。南

  • 神罔时恫

    神:指祖先之神。罔:无。时:所。恫( ㄊㄨㄥ tōng ):痛恨。 谓祖先不感遗恨。 常用以赞美子孙德行美好。语出《诗.大雅.思齐》:“惠于宗公,神罔时怨,神罔时恫。”马瑞辰通释:“时,所也。”

  • 千金一掷

    极言豪奢。唐 李白《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》诗:“莫惜连船沽美酒,千金一掷买春芳。”见“一掷百万”。【词语千金一掷】  成语:千金一掷汉语大词典:千金一掷

  • 沉思翰藻

    南朝 梁萧统《〈文选〉序》:“事出于沉思,义归于翰藻。”后以“沉思翰藻”谓文章思想深刻,辞采华美。清龚自珍《〈阮尚书年谱〉第一序》:“公日奏万言,自裒四集,以沉思翰藻为本事,别说经作史为殊料,是公文章

  • 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,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,功烈如彼其卑也

    管仲:春秋时齐国人。齐桓公任以为相,称为仲父。在管仲辅佐下,齐桓公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为五霸之首。彼:那样。功烈:功业。 管仲得到国君的信赖是那样地专一,行使国家的政权是那样地长久,而功绩却那样地卑

  • 王乔下履凫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喻指仙人降临。宋苏轼《题冯通直明月湖诗后》诗:“请君多酿莲花酒,准拟王乔下履凫。”

  • 巢幕燕

    源见“燕巢于幕”。喻处于险境而不自知者。宋叶梦得《怀西山》诗:“不作巢幕燕,肯从触藩羝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