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椿年”、“萱草忘忧”。喻父母健在。明 程登极等《幼学琼林.祖孙父子》:“父母俱存,谓之椿萱并茂;子孙发达,谓之兰桂腾芳。”主谓 椿,比喻父亲。萱,比喻母亲。大椿和萓草都很茂盛。比喻父母健在。明·
同“犊鼻”。裩,同“裈”。宋梅尧臣《岸贫》诗:“稚子将荷叶,还充犊鼻裩。”【词语犊鼻裩】 汉语大词典:犊鼻裩
同“商山四皓”。唐司空图《有感》诗之一:“留侯却粒商翁去,甲第何人意气归?”【词语商翁】 汉语大词典:商翁
源见“南楼”。谓据胡床吟咏赏月。宋王质《临江仙.南楼席上寿张守》词:“扇底清歌尘不动,胡床明月清秋。”
源见“金鸡放赦”。谓朝廷赦罪的恩典。清周亮工《祭福建按察使程公仲玉文》:“卒蒙金鸡之恩,不作玉门之客。”
《晋书.良吏传.邓攸传》:“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子。时吴郡阙守,人多欲之,帝以授攸。攸载米之郡,俸禄无所受,唯饮吴水而已。……攸在郡刑政清明,百姓欢悦,为中兴良守。”晋.邓攸赴任吴郡太守,不受俸禄,自带
源见“吕安题凤”。喻指访友不遇。元陈秀民《自城东复向感化旧居留别徐德厚》诗:“暇日清游可乘兴,到门题凤亦风流。”
文艺品评的用语,凡艺之极精妙者称为“神品”。元代陶宗仪《辍耕录.叙画》引吴兴夏文彦论画三品曰:“气韵生动,出于天成,人莫窥其巧者,谓之神品;笔墨超绝,傅染得宜,意趣有余者,谓之妙品;得其形似,而不失规
同“易水歌”。荆轲壮士,刺秦王,临别歌《易水》,故称“壮士歌”。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.法云寺》:“有田僧超者善吹笳,能为‘壮士歌’、‘项羽吟’。征西将军崔延伯甚爱之。”【词语壮士歌】 汉语大词典
《孔子家语.六本》:“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,即与之化矣。”孔子认为,与贤人相处,好比入芝兰之室,时间一长虽然闻不到香味,但却潜移默化受到了感梁。后用为称赞美好品格的典故。唐.高适《同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