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:古代指中原地区的华夏族。夷:古代泛指中原地区以外各民族。 旧指用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来改变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。语出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“吾闻用夏变夷者,未闻变于夷者也。”宋.王安石《百寮贺复熙
汉.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散涣夷陆,亭皋千里,靡不被筑。”服虔曰:‘皋,泽也。隄上十里一亭。’郭璞曰:‘皆筑地令平也。’“亭皋”即是“平皋”,指沃野。后即用为沃野千里之意。宋.王安石《元丰行示德逢》:
源见“素女弦”。喻指美妙的琴声。唐陈子昂《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》:“凤蕴仙人箓,鸾歌素女琴。”
此典指郦食其(lìyìjì丽义基)游说齐王田广,使齐国七十余城一时归汉。后以此典比喻通过游说而立功勋。郦食其(?——前203年),秦、汉之际陈留高阳乡(今河南杞县)人。秦末农民战争时归刘邦,献计克陈留
患:忧虑,担心。 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。 表示心安理得。语出《论语.学而》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”又《宪问》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其不能也。”唐.韩愈《重答李翊书》:“生其急乎其所自立,而
给人民以恩惠务求其多。《书.泰誓下》:“树德务滋,除恶务本。”孔安国传:“立德务滋长,去恶务除本,言纣为天下恶本。”述补 树立德政,授民恩惠,务必使其不断增长。语出《尚书·泰誓下》:“树德务滋,除恶务
南阮:住于南边的阮姓族人。北阮:居于北边的阮姓族人。典出晋人阮咸事迹。阮咸,字仲容,陈留尉氏(今河南开封市)人。竹林七贤之一。性格豁达不受拘束,通音乐,善弹琵琶,历任散骑侍郎、始平太守。阮咸和叔父阮籍
源见“南山雾豹”。喻隐居潜修以成才德。《埤雅.释兽》:“传曰:‘文豹隐雾,十日不食,欲以泽其衣毛,成其文彩。’”
源见“封侯万里”。指封侯之相。南朝 陈徐陵《出自蓟北门行》诗:“生平燕颔相,会自得封侯。”
唐.郑棨《开天传信记》:“华岳云台观中方之上,有山崛起半甕之状,名曰甕都峰。上(唐明皇)赏望嘉其高回,欲於峰腹大凿开元二字,填以白石,令百余里望见。谏官上言,乃止。”唐明皇看到华山的甕都峰,想在峰腹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