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召公棠”。指甘棠树,贤者留有德政仁爱之树。唐柳宗元《种柳戏题》诗:“好作思人树,惭无惠化传。”宋王十朋《杉》诗:“记得先人手自栽,森然千尺尽成材。翠丝结作思人树,他日儿孙岂忍摧?”【词语思人树】
同“肤公”。汉 焦赣《易林.临之既济》:“上下顺通,奏为肤功。”茅盾《全运会印象》:“上海以略多几分占了胜利,‘延宕政策’居然克奏了肤功。”【词语肤功】 汉语大词典:肤功
指有创见,自成体系的言论或著作。《汉记.太史公自序》:“凡百三十篇,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,为《太史公书》。序略,以拾遗补蓺,成一家之言。”《太史公书》:即《史记》,司马迁曾为大史令。蓺:指六艺,即六经。
源见“宁戚饭牛”。指怀才不遇的失意伤叹。唐李咸用《秋日送严湘侍御归京》诗:“谁听宁戚敲牛角,月落星稀一曲歌。”
唐.范摅《云溪友议》:“西川韦相公皋,昔游江夏,止于姜使者之馆,姜氏孺子曰荆宝,……有小青衣曰玉箫,年才十岁,常令只侍于韦兄。……玉箫年稍长大,因而有情。……韦昏暝拭泪,乃裁书以别荆宝。……宝命青衣从
源见“反风灭火”。指地方官吏施行德政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孟尝还珠,刘昆反火。”
源见“集苑”。谓遭到冷遇。清 梁章鉅《归田琐记.洪文襄公》:“自国初洪文襄公入相后,公以南安籍,专拜泉馆同乡,而漳馆人遂不通谒。彼时泉馆人,无论京宦公车,无不所求辄遂,攸往咸宜,而漳馆大有集枯之感。”
《史记.魏公子列传》:“魏安釐王二十年(公元前二五七年),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,又进兵围邯郸。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,数遗魏王及公子书,请救于魏。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。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:‘
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李弘度(李充字弘度,江夏人,善楷书,官至中书侍郎)尝叹不被遇(遇,指因被赏识而受到一定待遇)。殷扬州(即殷浩)知其家贫,问:‘君能屈志百里(见本书“百里才”)不?’李答曰:‘《北
《战国策.齐策四》:“(冯谖)曰:‘今君有区区之薛,不抚爱子其民,因而贾利之,臣窃矫君命,以责赐诸民,因烧其券,民称万岁,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。’”战国时,孟尝君请门客冯谖到薛城去收债。冯问孟尝君,债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