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乘槎天汉

乘槎天汉

同“乘槎河汉”。唐徐彦伯《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》诗:“皆言侍跸横汾宴,暂拟乘槎天汉游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无衅焉,妖不自作

    衅( ㄒㄧㄣˋ xìn ):间隙,破绽。 人本身没有破绽,妖孽不能自己起来。 表示妖由人兴。语出《左传.庄公十四年》:“公闻之,问于申繻曰:‘犹有妖乎?’对曰:‘妖由人兴也。人无衅焉,妖不自作。

  • 谷量

    《史记.货殖列传》:“乌氏倮畜牧,及众,斥卖,求奇缯物,间献遗戎王。戎王什倍其偿,与之畜,畜至用谷量马牛。”后以“谷量”谓以山谷计算牛马等牲畜,极言其多。《魏书.尒朱荣传》:“自是之后,日觉滋盛,牛羊

  • 田衣

    《释氏要览上.法衣田相》载:袈裟亦称“田相衣”。因其多方格形图案,类水田畦畔纵横,故名。后因以“田衣”指袈裟。唐白居易《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》诗:“山屐田衣六七贤,搴芳蹋翠弄潺湲。”亦借指僧人。

  • 榆塞

    古代北方边塞累石为城,种植榆树。王恢(?——前133年),燕(今河北)人,初为边吏,熟悉匈奴情况,任大行(即大行人,官名,负责掌管天子和诸侯间的礼仪)。元光二年(前133年),他反对与匈奴和亲,建议派

  • 避暑之饮

    韩鄂《岁华纪丽》注引《典略》曰:“刘松、袁绍于河朔三伏之际,昼夜饮酒,乃至无知,以避一时之暑,故河朔间有避暑之饮。”又见唐.徐坚《初学记》“三夏”。三国时,袁绍与刘松曾在三伏天饮酒避暑消夏。后黄河以北

  • 名花解语

    同“解语花”。元 刘庭信《粉蝶儿.美色》曲:“步锦袜蹙金莲,拭罗衫舒玉笋,常言道名花解语亦倾城。”

  • 食椹

    《诗经.鲁颂.泮水》:“翩彼飞鸮,集于泮林。食我桑椹,怀我好音。”《诗.鲁颂.泮水》中以鹗鸟食桑椹后改变鸣音来比喻款待战败国淮夷使者的事。后遂用为感激对方款待之典。唐.吴仁璧《投谢钱武肃》:“累重虽然

  • 鲈鱼鲙

    同“鲈鱼脍”。唐李白《秋下荆门》诗:“此行不为鲈鱼鲙,自爱名山入剡中。”【词语鲈鱼鲙】   汉语大词典:鲈鱼鲙

  • 遥山眉

    同“远山眉”。宋吴文英《声声慢.饯魏绣使泊吴江为友人赋》词:“泪雨横波,遥山眉上新愁。”

  • 鹤吊

    源见“吊鹤”。称吊丧。南唐陈致雍《唐故金华大师正和先生刘君碑铭》:“天不憗遗,人怀永伤。空怀鹤吊之风,莫问凫飞之路。”【词语鹤吊】   汉语大词典:鹤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