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伯牙鼓琴”。钟子期、俞伯牙的并称。亦借指相知好友。《楚辞.刘向〈九叹.思古〉》:“钟 牙已死,谁为声兮?”王逸注:“钟,钟子期。牙,伯牙也。”宋范仲淹《次韵和刘夔判官对雪》:“载歌劳郢谢,一奏待
同“同仇敌忾”。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.五论“文人相轻”——明术》:“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,是未必和‘批评’或‘批判’者同仇敌慨的。”【词语同仇敌慨】 成语:同仇敌慨汉语大词典:同仇敌慨
源见“龙伯钓鳌”。指神话中头顶(一说背负)仙山的海上巨龟。元 王和卿《拨不断.大鱼》曲:“胜神鳌,卷风涛,脊背上轻负着蓬莱岛。”
同“槐花黄,举子忙”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徐文将》:“槐催举子著花黄,来食邯郸道上粱。”
同“陈雷胶漆”。宋辛弃疾《沁园春.和吴尉子似》词:“怅平生肝胆,都成楚越。只今胶漆,谁是陈 雷?”
源见“箧中书”。存放谤书的箱箧。清 孙兆祥《即事》诗:“谤箧一朝开,孤臣绝塞来。”【词语谤箧】 汉语大词典:谤箧
源见“渔阳鼙鼓”。指安禄山叛乱。清洪昇《长生殿.传概》:“唐明皇欢好霓裳宴,杨贵妃魂断渔阳变。”
源见“鹿门采药”。鹿门山的省称,在湖北 襄阳。东汉庞德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不返。后因用指隐士所居之地。宋苏轼《和陶贫士》之七:“我独遗以安,鹿门有前修。”【词语鹿门】 汉语大词典:鹿门
源见“重九登高”。古俗重阳节取茱萸缝袋盛之,佩系身上,祛邪辟恶。唐郭元振《子夜四时歌.秋歌二》:“辟恶茱萸囊,延年菊花酒。”【词语茱萸囊】 汉语大词典:茱萸囊
同“拾青紫如地芥”。清赵翼《放歌》:“少年鼻息冲云汉,唾手便思拾青紫。”【词语拾青紫】 汉语大词典:拾青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