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:“帝尧者,放勋。其仁如天,其知如神。就之如日,望之如云。”后以“瞻云就日”形容臣下对君主的崇仰追随。太平天国洪仁玕《诛妖檄文》:“是以一时智谋之士,英杰之俦,无不瞻云就日,望风景从
同“胡床兴”。清吴绮《小重山.游壑庵》词:“鸥鹭莫回踪,胡床清兴剧、与君同。”
源见“岩下电”。指极好的视力。唐李白《长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属早日初眩,晨霾未收,乏离朱之明,昧王戎之视。”
源见“班姬咏扇”。抒发失宠遭受冷遇的凄婉哀怨之情。唐崔道融《班婕妤》诗:“自题秋扇后,不敢怨春风。”
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.江水三》:“《武昌记》曰:‘樊口南有大姥庙。孙权常猎于山下,依夕,见一姥,问权:“猎何所得?”曰:“正得一豹。”母曰:“何不竖豹尾?”忽然不见。’应劭《汉官序》曰:‘豹尾过后,执金
源见“探骊得珠”。指骊珠,宝珠。唐王棨《缀珠为烛赋》:“司烜氏却朱火之耀,守藏吏进骊龙之魄。”
源见“笔床茶灶”。指唐代诗人陆龟蒙。常用为咏适意放达隐士的典故。元张可久《人月圆.客垂虹》词:“三高祠下天如镜,山色浸空蒙。莼羹张翰,渔舟范蠡,茶灶龟蒙。”
源见“相门洒扫”。求谒权贵的典故。唐骆宾王《帝京篇》:“久留郎署终难遇,空扫相门谁见知?”
晋张敞《东宫旧事》:“太子纳妃,有漆龙头支髻枕,金涂连盘鸭灯。”后称太子纳妃为“龙枕鸭灯”。明王志坚《表异录.帝王》:“太子门戟曰鸡戟,太子纳妃曰龙枕鸭灯。”【词语龙枕鸭灯】 成语:龙枕鸭灯汉语大词
宋.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.志公和尚大乘赞》:“不解即心即佛,真似骑驴觅驴。”骑着驴还去找驴,比喻东西本在身边,还到处寻找。也比喻占着某种事物,还去寻找更称心的事物。宋.黄庭坚《寄黄龙清老》:“骑驴觅驴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