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左传.昭公十二年》:“(子革)对曰:‘臣尝问焉。昔穆王欲肆其心,周行天下,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。祭公谋父作《祈招》之诗,以止王心。王是以获没于祗宫。’”据说周穆王欲遍行天下,以将其车辙马迹留于后人。后
同“漂母饭”。飧,饭食。太平天国洪仁玕《二月下澣军次遂安城北》诗:“丈夫不下英雄泪,壮士无忘漂母飧。”飧,一本作“餐”。【词语漂母飧】 汉语大词典:漂母飧
《诗.周颂.我将》:“仪式刑文王之典,日靖四方。”朱熹集传:“仪、式、刑,皆法也……言我仪式刑文王之典,以靖天下。”刑,通“型”。后因以“式型”谓效法。清颜元《存学编.性理评》:“考其实,及门诸公不知
《列子.说符》:“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,三年而成,锋杀茎柯,毫芒繁泽,乱之楮叶中而不可别也。此人遂以巧食宋国。子列子闻之,曰:‘使天地之生物,三年而成一叶,则物之有叶者寡矣。’”后因以“玉楮”指工
同“飞鸿留爪”。清袁枚《重过玉山感旧》诗:“飞鸿踏雪痕难觅,司马题桥梦未忘。”主谓 比喻往事所留下的痕迹。宋·苏轼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诗:“人生到处知何以? 应似~泥;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那复计东西!”
同“书画船”。元周砥《芝云堂》诗:“邀我醉眠书画舫,月明吹笛看云汀。”【词语书画舫】 汉语大词典:书画舫
同“鸣琴化治”。明徐渭《送周县公量判南康府》诗:“鸣琴卧治正相安,忽作监侯水国弹。”
比喻勉强生存之人。唐杜甫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》: “尚错雄鸣管,犹伤半死心。” 参见:○半死桐
同“吴陵剑”。清方文《哭蔡芹溪》诗:“衣酬吴子剑,书辍郢人斤。”
源见“莼羹鲈脍”。谓莼菜尚嫩,表示秋风初起时节。宋苏轼《送刘攽倅海陵》诗:“秋风昨夜入庭树,莼丝未老君先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