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一而足

不一而足

原为称美吴公子季札之词,后则泛指某种不好的言行,屡见不鲜。季札是吴王寿梦幼子。寿梦死前,遗命传位季札,而他却坚辞不受,以此扬名列国。公元前544年,他代表吴国出聘鲁国。鲁国《春秋》记载为,“吴子使札来聘。”《公羊传》在解释这条记载时认为,根据《春秋》笔法,有才能的人是不能直书其名的,为什么在这里却直称其名?根据《春秋》笔法,涉及夷狄史实时不书其君,但是由于他派遣的使臣如此贤明,则只书写其君为“吴子”尚觉不够,而且还要在史籍上留下使臣的名字。w

【出典】:

《春秋公羊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札者何?吴季子之名也。《春秋》贤者不名,此何以名,许夷狄者,不一而足也。!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曹雪芹、高鹗《红楼梦》第一百十七回:“贾环、贾蔷等愈闹的不象事了,甚至偷典偷卖,不一而足。”


偏正 原指不能因其一事而使之满足。后指同类情况或事物很多,不止出现一次或不止一种。语出《公羊传·文公九年》:“许夷狄者,不一而足也。”郭明化、张重天《翼鲁春秋》:“其他的人,有尖起嘴唇喝茶的,有悠闲地仰着脖子喷吐烟圈的,还有捻着根火柴挖耳朵的,奇形怪状,~。”△用于形容事物多。→层出不穷 ↔区区之众。 也作“不一而止”、“不壹而足”。


【词语不一而足】  成语:不一而足汉语词典:不一而足

猜你喜欢

  • 方朔市朝

    源见“大隐金门”。谓在朝廷为官。柳亚子《陈此生索诗次沈雁冰韵一首》:“方朔市朝君且隐,梁鸿羁旅我奚居。”

  • 民无信不立

    见〔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〕。主谓 无信,缺乏信任。不立,立不起来。百姓对政府缺乏信任,政府也就不会稳固。冯雪峰《山盗和他们的旗》:“~! 咱们开会不挂自家儿旗,是公开欺骗老百姓!”△用于国家政治方面

  • 生瓜掇食

    《吴越春秋.夫差内传》:“二十三年十月,越王复伐吴。……吴王率群臣遁去,昼驰夜走,三日三夕,达于秦馀杭山(阳山别名)。……王孙骆曰:‘饱食而去,前有胥山,西坂中可以匿止。王行有倾,因得生瓜,已熟,吴王

  • 杨叶百穿

    源见“百步穿杨”。形容射术高超。亦比喻料事或谋划极其准确。唐刘禹锡《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》诗:“杨叶百穿荣会府,芝泥五色耀天庭。”

  • 景星明

    谓吉祥的征兆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先声》: “(内问介)请问那几种祥瑞? (屈指介) 河出图,洛出书,景星明,庆云现……件件俱全,岂不可贺! ”●《史记·天官书》: “天精而见景星。景星者,德星也。其状

  • 鼓盆歌

    同“鼓盆”。清秋瑾《精卫石》一回:“今日鼓盆初歌,明日便新人如玉。”

  • 眼中青白

    源见“青白眼”。指用眼色表示对人的尊敬或轻蔑。宋沈与求《维心方刊正三国史某以精笔遗之蒙饷大篇依元韵奉和》:“眼中青白世矜异,皮里阳秋谁顾瞻?”

  • 不食人间烟火

    比喻诗画立意高超,不同凡俗。《郑板桥集·前言》: “这就使得画家们个个神游太初而不食人间烟火。” 参见:○不吃烟火食见“不吃烟火食”。《郑板桥集·前言》:“这就使得画家们个个神游太初而~。”【词语不食

  • 湘神

    同“湘妃”。唐李贺《帝子歌》:“九节菖蒲石上死,湘神弹琴迎帝子。”【词语湘神】   汉语大词典:湘神

  • 玉倒

    同“玉山倾倒”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眠香》:“金樽佐酒筹,劝不休,沉沉玉倒黄昏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