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折肱与九折臂

三折肱与九折臂

左传.定公十三年》载:鲁定公十三年(为公元前四九七年),知文子(荀跞)、韩简子(韩不信)、魏襄子(魏曼多)奉晋公之命讨伐范昭子(吉士射)和中行文子(荀寅),没有取得成功。“二子(即范昭子和中行文子)将伐公。齐高疆(齐国子尾的儿子,鲁昭公十年,即公元前五三二年先奔鲁,后来到晋国)曰:‘三折肱(小臂骨)知为良医。唯伐君为不可,民弗与也。我以伐君在此矣(以己之伐君教训告诫二子)。三家(指知、韩、魏)未睦,可尽克也。克之,君将谁与(指若能制胜三家,晋公只得依靠二子了)?若先伐君,是使睦也。’弗听,遂伐公。”

关于“九折臂”,见《楚辞》屈原《九章.惜诵》:“九折臂而成医兮,吾至今而知其信然。”

“三折肱”与“九折臂”的意思是一样的,是说屡次折臂,有了经验,能够参考处方的优劣,成为良医。后常用以比喻对某种事物,阅历既多,就能摸索出经验,取得精深的造诣。唐.刘禹锡《杂兴诗.学阮公体三首之一》:“百胜虑无敌,三折乃良医。”董必武《八十三岁初度》诗:“且惭一饭三遗矢,未就专门几折肱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鱼游燋釜

    同“鱼游沸鼎”。王树枬《武汉战纪》:“武昌一城如鱼游燋釜之中,大别山一弹之火,可唾手定也。”【词语鱼游燋釜】  成语:鱼游燋釜汉语大词典:鱼游燋釜

  • 借凫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谓乘凫飞行。宋陈与义《至叶城》诗:“苏武初逢雁,王乔欲借凫。”

  • 以夜继朝

    犹以夜继日。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勉学》:“元帝在江 荆间,复所爱习,召置学生,亲为教授,废寝忘食,以夜继朝。”见“夜以继日”。朝,早晨,泛指白天。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召置学生,亲为教

  • 凿壁

    同“凿壁偷光”。唐杨衡《送陈房谒抚州周使君》诗:“凿壁年虽异,穿杨志幸同。”明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三:“自此以外,虽凿壁恒勤,而操觚多缪。”【词语凿壁】   汉语大词典:凿壁

  • 止水

    《庄子.德充符》:“孔子曰:‘人莫鉴于流水,而鉴于止水。’”鉴,是照的意思。静止的水清澄无波,一平如镜,故能鉴照。此是比喻人的心境要平静,不断省察自身言行,方能纠正过失,不断修养身心道德。《旧唐书.孔

  • 倚马可待

    同“倚马成章”。唐李白《与韩荆州朝宗书》:“必若接之以高宴,纵之以清谈,请日试万言,倚马可待。”偏正 形容文思敏捷。语本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桓宣武北征,袁虎时从,被责免官,会须露布文,

  • 赋归来

    同“赋归田”。宋晁补之《八声甘州.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》词:“谓东坡、未老赋归来,天未遣公归。”【词语赋归来】   汉语大词典:赋归来

  • 捕影系风

    同“捕风捉影”。南唐史虚白《钓矶立谈》:“于是连兵十数年,国削民乏,渺然视太平之象,更若捕影系风。”见“捕风捉影”。《梁书·刘孝绰传》:“但雕朽杇粪,徒成延奖;~,终无效答。”【词语捕影系风】  成语

  • 畏影避迹

    《庄子.渔父》:“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,举足愈数而迹愈多,走愈疾而影不离身。自以为尚迟,疾走不休,绝力而死。不知处阴以休影,处静以息迹,愚亦甚矣。”后以“畏影避迹”比喻不明事理,庸人自扰。《陈书.萧

  • 并粮

    源见“羊左”。称颂生死交谊的典实。唐韦庄《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》:“异国惭倾盖,归途俟并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