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晋书.张华传》:“华名重一世,众所推服,晋史及仪礼宪章并属于华,多所损益,当时诏诰皆所草定,声誉益盛,有台辅之望焉。……代下邳王晃为司空,领著作。”晋人张华官至司空,有台辅之声誉,文才冠世,受人称羡
同“千金骏骨”。明汤显祖《紫箫记.换马》:“久闻鲍四娘闭月华容,停云绝唱,此乃百万蛾眉,何用千金马骨?”
同“冯唐易老”。唐陈子昂《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》诗:“未及冯公老,何惊孺子贫?”【词语冯公老】 汉语大词典:冯公老
宋.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》(卷五):“唐王维右丞,字摩诘,少以词学知名,有高致,信佛理。蓝田南置别业,以水木琴书自娱。善画山水人物,笔踪雅壮,体涉古今。尝于清源寺壁画《辋川图》,岩岫盘郁,云水飞动。”原
同“报恩雀”。唐王湾《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省诸友人》诗:“敢忘衔花雀,思同附骥蝇。”
源见“新亭对泣”。形容山河沦落、离乡背井之痛。清 丘逢甲《十用前韵》:“涕泪新亭果何益?有人江左薄夷吾。”
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庄子曰:‘……今子有五石之瓠,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,而忧其瓠落无所容?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!’”瓠,葫芦。蓬,一种枯后断根,随风飞旋的茅草。庄子的朋友惠施,觉得梁惠王赐予的大瓠
源见“两歧歌”。指丰收之兆,多用以称颂吏治卓著。《宋史.五行志二下》:“乾兴元年五月,南剑州麦一本五穗,绵州麦秀两歧。”主谓 一株麦子长出两穗。《艺文类聚》卷19引《东观汉记》:“张湛为渔阳太守,开田
《晋书.阮咸传》:“咸任达不抅,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,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。咸与籍居道南。……咸妙解音律,善弹琵琶。”三国魏晋时阮咸很有才名,与叔父阮籍关系很好,阮籍称侄儿阮咸为阿咸。后人遂以阿咸为侄儿的
褐:粗布短衣,是古时平民的服装。脱去布衣而穿上官服,称为“释褐”,即做官之意。汉代扬雄《解嘲》:“夫上世之士,或解缚而相,或释褐而傅。”科举时代称新进士及第授官为“释褐”。宋代王禹偁《成武县作》诗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