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不做,二不休

一不做,二不休

唐.赵元一《奉天录》四:“光晟临死而言曰:‘传语后人:第一莫作,第二莫休。’”

唐朝张光晟从朱泚反叛,泚兵败穷困,光晟杀泚投降,而终不免一死,故有此语。原意为第一不要反叛,第二既已反叛就索性干到底。后因以“一不做二不休”用为不做则已,要做就做到底的典故。表示下了最大决心。

明.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四回:“一不做,二不休,众好汉相助着晁盖,直杀尽江州军,方才回梁山泊去。”


并列 不做则已,做,就要做到底。语本唐·赵元一《奉天录》:“光晟临死而言曰:‘传语后人,第一莫作,第二莫休。’”《儿女英雄传》6回:“索性让我~,见一个杀一个,见两个杀一双,杀个爽快!”△用于做事果敢方面。也作“一不作,二不休”。


【词语一不做,二不休】  成语:一不做,二不休汉语词典:一不做,二不休

猜你喜欢

  • 椎布

    《后汉书.梁鸿传》载:梁鸿择孟光而聘,及嫁,始以装饰入门,七日而鸿不答,孟光讯因,知梁 鸿有志遁隐,不喜孟光傅粉墨。孟光曰:“以观夫子之志耳。妾自有隐居之服。”乃更为椎髻,著布衣,操作而前。鸿大喜曰:

  • 见惯司空

    源见“司空见惯”。谓经常看到,不足为奇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媚座》:“妙部新奇,见惯司空自品题。”见“司空见惯”。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媚座》:“妙部新奇,~自品题。”【词语见惯司空】  成语:见惯司空汉

  • 相持鹬蚌

    源见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”。比喻相争不下,各不相让的双方。《古今小说.滕大尹鬼断家私》:“相持鹬蚌枉垂涎,落得渔人取便。”

  • 仁寿

    《论语.雍也》:“知(智)者动,仁者静;知(智)者乐,仁者寿。”邢昺疏:“言仁者少思寡欲,性常安静,故多寿考也。”谓有仁德而长寿。《汉书.王吉传》:“驱一世之民,跻之仁寿之域。”清陈梦雷《丁巳秋道山募

  • 轩冕若浮云

    同“富贵浮云”。唐元稹《许刘总出家制》:“视轩冕若浮云,弃妻孥犹脱屣。”

  • 巢父耳

    同“巢由耳”。明李梦阳《简何舍人二十韵》:“圣朝巢父耳,荒里邵平瓜。”

  • 躯不赀

    躯:身体,指生命。不赀(zī资):不可计算估量。躯不赀:即“不赀之躯”的倒文,意为十分宝贵的生命。语出自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。西汉大臣盖宽饶在汉宣帝朝任司隶校尉(负责监察举报首都长安及附近地区各级官吏的

  • 画虎成狗

    同“画虎不成反类狗”。《聊斋志异.胭脂》:“身已许君,复何吝惜?但恐‘画虎成狗’,致贻污谤。”见“画虎不成反类狗”。方志敏《死》4:“不要弄巧成拙,~。”【词语画虎成狗】  成语:画虎成狗汉语大词典:

  • 接舆歌凤

    《论语.微子》:“楚狂接舆,歌而过孔子,曰:‘凤兮凤兮,何德之衰。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已而已而,今之从政者殆而。’孔子下,欲与之言,趋而避之,不得与之言。”邢昺疏:“接舆,楚人,姓陆名通,字接舆也

  • 百身何赎

    《诗经.秦风.黄鸟》:“交交黄鸟止于棘,谁从穆公?子车奄息……彼苍者天,歼我良人!如可赎兮,人百其身!交交黄鸟止于桑,谁从穆公?子车仲行……如可赎兮,人百其身。交交黄鸟止于楚,谁从穆公?子车针虎……如